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深刻總結黨的民族工作理論和實踐經驗,進一步拓展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黨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實現了黨在民族工作理論和實踐上的重大創新,標志著我們黨對民族問題的認識和把握達到了一個新高度,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
深入學習領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蔽覀円獦淞⒋髿v史觀、增強全局視野、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學習領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
對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發展脈絡的科學總結。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在歷史演進中,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錯雜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始終把大一統看作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即使處于最孱弱的時期也沒有分崩離析,靠的就是中華民族有著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進入新時代,我們黨鮮明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是總結中華民族數千年發展歷史作出的重大論斷,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歷史大勢和時代特征的深刻洞察。
對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歷史方位和使命任務的準確把握。在不同歷史時期,黨的民族工作的著力重點有所不同。革命戰爭年代,民族工作重點任務是對外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謀求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對內反對獨裁統治,鏟除民族壓迫,謀求民族平等、團結和進步。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工作重點任務是消除民族壓迫和歧視、實現民族平等,保證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工作重點任務是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改變封閉落后面貌,強調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進入新時代,民族工作面臨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任務,如何進一步激發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中華民族大團結,團結動員各民族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共同奮斗,是必須解決好的重大時代課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就是要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最大限度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對當前民族工作短板弱項和民族領域風險隱患的深刻洞察。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不斷打牢。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民族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更需做好防范化解民族領域風險隱患工作。比如,民族地區發展邁上新臺階,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相對突出;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理論研究還比較薄弱;等等。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按照增進共同性的方向改進工作,有針對性地補齊短板弱項,才能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有效防范化解民族復興進程中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隱患。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的重大成果,“兩個結合”在民族工作領域的重大實踐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植根于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生動體現。中華民族具有“向內凝聚”的統一性追求,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中華文化認同超越地域鄉土、血緣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內部差異極大地廣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具有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中國存在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等等。這些都深刻反映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正是這種突出特性,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奠定了堅實基礎。比如,中國古代既強調“天下一統”又重視“因俗而治”,奉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等治理理念,這與馬克思主義強調的既爭取民族平等又承認民族差異、按照民族發展規律處理民族問題有著高度契合之處??傊?,在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的作用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天下觀、家國情懷、大一統傳統被充分激活,并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豐厚滋養。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這是亙古未有的偉大事業,必須依靠各族人民同舟共濟、攜手并進,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構建牢不可破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堅定不移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構成了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新時代新征程黨的民族工作履行新使命、完成新任務的思想武器,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要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扭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自覺將其貫穿到黨的民族工作全過程和各領域,把是否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衡量和檢驗民族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切實把學習貫徹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能。
加強和完善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強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貫穿于民族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加快構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要努力建設一支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態度特別堅決、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感情特別真摯的民族地區干部隊伍。要加強民族地區基層政權建設,確保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到基層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層有人抓。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道路問題至關重要?;仡欬h的百余年奮斗歷程,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是在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奮斗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尊重歷史、符合國情、順應人心的正確選擇,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
牢牢把握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點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毙聲r代新征程,需要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二是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四是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五是堅決防范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隱患。
(作者:王志民,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人民日報